又一个半年过去了,亲爱的馆主,你年初定的业绩“小目标”完成多少了?
今年我问到这个问题,有的馆主羞涩一笑,表示需要加倍努力,更多的是拉着我的手,怎么办?怎么办?上半年新客进门下降了一半,怎么办呀?
金沙团队,今年上半年,到馆服务了500多家瑜伽馆,分布在全国各地一线到四线城市。根据运营一线反馈回来的数据,63%的瑜伽馆今年遭遇了客流同比去年骤降的窘境。92%的瑜伽馆感觉缺客,需要拓客。
说好的十九大提出的“健康中国”的国策在哪里?说好的中产阶级消费升级,健康投入加大在哪里?形势一片大好,瑜伽馆却客流骤降的原因在哪里?是练习瑜伽的人在减少吗?
不,在增加,每年瑜伽市场的新增消费者都超过30%,这是一个超越大部分行业的朝阳市场。对比竞争到白热化的手机市场,餐饮市场,年新增消费人群在3%左右,瑜伽行业已经很幸福。
市场上的消费者在扩大,到我馆里的在减少,为什么?
根本原因是,瑜伽馆的“开馆门槛超低”和“经营壁垒超低”。
1. 开馆门槛超低
大多数馆主,本身就是教练出身,而大多数教练,都有一个开馆的梦想。
瑜伽行业还有一奇葩的现象,很多馆都是靠教练培训挣钱的。于是乎,自己给自己培养了一大批竞争对手。
学教培——当教练——攒几位老师——租个场地——开馆
每一步,都没有壁垒,开馆门槛这么低,就造成新增瑜伽馆远大于新增瑜伽爱好者,30%的新增量,对手瞬间瓜分,人人都吃不饱。
2. 经营壁垒超低
包括课程壁垒低:
瑜伽的同质化竞争,比大多数行业都严重。翻开课程表,瑜伽课程的名称都一样。在客户感受上,同样的产品只能比谁价格低啊。你说不是的,我的老师更专业。我要说你错了,大多数客户尤其是新客户,根本不懂专业,甚至更喜欢从业不久,但热情很高,更亲切和耐心的老师。在大多数会员眼里,每个瑜伽馆都差不多。
包括品牌壁垒低:
同质化产品,要卖出高价,就只能是品牌溢价,像空调里的格力,安卓手机里的华为。而瑜伽馆的所谓品牌,就只是馆名、招牌而已,你为你的品牌投入过什么?广告?代言?人格化传播?新媒体运营?格调塑造?势能烘托?
你什么也没为品牌做,就没有品牌。
包括运营壁垒低:
瑜伽馆主的职场经历普遍比较浅,没有职场历练,又没有商业训练,一切运营只能“佛系”,随遇而安,靠着一些道德层面的理念做运营。比如说,知道产品要好,于是就一直学教培,却发挥不出价值。比如说,知道要对员工好,于是就温柔可亲,最终却是馆主员工互相不满意。
市场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了,而你,又没有任何“客户认可的不同”,你只能“降价”或者“流失客户”。
怎么办?行业从业门槛低,你是没有办法的。你要翻身,只能是建立自己的经营壁垒。
如何建立?
金沙以直营店15年,以及服务全行业的经验从多个维度,实战教你。
比如说品牌壁垒,单馆请一位明星代言,可不可行?很难,入不敷出。
金沙赠予你的方案是:
1 .加入到由深圳为蓝公益发展促进中授牌的“减脂减碳,共创低碳未来”公益活动
2. 二十四家一线媒体全程报道
3.公益明星的肖像使用权一年
4.减脂课程教学视频
5.公益减脂拓客全案
——用公益打造品牌调性, 用明星推高品牌 价值,用新媒体曝光,多渠道引流。